3月已经过半,又到了大家蠢蠢欲动想跳槽、转行,甚至裸辞的时候了。
去年这时,从业五年的HR小刘也动了跳槽的念头。
坐在写字楼下的咖啡厅,盯着手机里的招聘软件发呆。她已经连续两周在午休时间偷偷刷职位,但每次点开那些“HRBP(月薪25K+)”的岗位要求时,手心都会微微冒汗——“需要深度参与业务战略”“具备组织诊断能力”“有从0到1搭建团队经验”……这些字眼像一根根刺,扎在她五年的HR履历上。
她想起上周面试的那家互联网公司。当业务总监问她“如何设计销售团队的长期激励方案”时,她下意识地搬出绩效考核模板,却被对方打断:“我们需要的是能结合业务增长曲线的方案,不是标准答案。”
咖啡凉了,小刘突然意识到:自己像一台设定好程序的机器,重复着招聘、算薪、填表的动作,却在不知不觉中被困在了舒适区。
当市场对HR的要求从执行者转向战略伙伴时,传统技能已不足以支撑理想职位的跃迁。
小刘最终选择留在公司沉淀自己。她开始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行动:
首先,主动贴近业务前线,培养战略视角。小刘不再只当 HR 的传声筒,而是每周跟着业务团队开复盘会,看市场变化怎么变成用人需求。
其次,打破模块化思维,构建系统性框架。以前招人和培训各管各的,后来她发现业务要的是整套解决方案。就像拼拼图一样,用组织诊断工具把招聘、培训这些模块串起来。她开始尝试将零散的工作串联成人才梯队建设、组织效能提升的完整链路。
最后,强化数据思维,从经验驱动转向效能驱动。当业务部门再次提出用人需求时,她不再被动执行招聘指令,而是能结合历史离职率、人均产值等指标,建议更合理的编制规划。
持续朝着这三个方向开始发力,小刘逐渐发现,当她把注意力从“如何做好HR”转向“如何让HR推动业务”时,那些曾让她焦虑的岗位要求——组织诊断、战略参与、团队搭建——不再是抽象的考核标准,而是有迹可循的落地方案。
今年,她终于顺利跳槽到了理想的公司。
Copyright C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51790号-7
地址: EMAIL:45166637@qq.com
Powered by PHPYun.